返回網站

真正的成功是十無所有

壹、同時具足相應門
貳、諸藏純雜具德門
參、一多相容不同門
肆、諸法相即自在門
伍、秘密隱顯俱成門
陸、微細相容安立門
柒、因陀羅網境界門
捌、託事顯法生解門
玖、十世隔法異成門
拾、唯心回歸普成門

· 心靈重建

 

金庸筆下人物只要被少林寺驅逐的人都變成一代宗師,「虛竹」是《天龍八部》被少林寺驅逐的無名小僧,金庸新修版讓丐幫武功傳承變得合理,丐幫幫主「蕭峰」死前將降龍十八掌與打狗棒法傳虛竹,虛竹代替蕭峰完成丐幫武功傳承。在東漢末年丐幫成立,最早只是「汙衣派」,至洪七公一代,遇蒙古進軍中原,有家業財產英雄豪傑加入丐幫,他們衣著乾淨稱為「淨衣派」。我發現過去世曾當乞丐的「汙衣派」今世還是乞丐,而過去世曾當乞丐的「淨衣派」今世變成「精緻窮」族群,不相信輪迴的人,是因為他們沒有輪迴的記憶。

我前一世在上海從小當乞丐,再當夥計、當鋪學徒、當舖掌櫃、銀行總經理。我當銀行總經理的時候幫助很多資金困難的人,所以我今世很多人會很樂意來幫我的原因,印象最深刻是有一對母子在銀行門口攔住我請求幫忙,按照他們條件銀行是不會核准的,當我要離去時,那對母子其中的兒子竟向我下跪,我後來用我自己的錢借給這對母子相當現在的300萬,抗日戰爭8年我答應先不用還錢,抗戰勝利後也才還我24萬,那對母子後來都相繼死於國共內戰,若我今世有難,只要我「一跪還一跪」,他們就會很樂意幫我。

 

壹、同時具足相應門

同時成立無先後

《金獅子章》:「金與獅子,同時成立,圓滿具足。各同時具各相應門」。意謂金與獅子形相同時成立,無先無後,圓滿具足了金體與獅子相的一切。這也就是說「本體」與「現象」互相適應,互相依序,故是同時圓滿具足的,這裡所說的哲學就是「理事無礙」。華嚴「十玄門」首創於「智儼」,完成於「法藏」。華嚴「十玄門」分「古十玄」、「新十玄」。智儼「一乘十玄門」,法藏「華嚴五教章承其說」是「古十玄」。法藏於華嚴經探玄記卷一所示者,澄觀於華嚴玄談卷六中祖述是「新十玄」。根據法藏的《金獅子章》「勒十玄」加以說明。

各自相迎無大小

《華嚴經義海百門》:「且如見高山之時,是自心現作大,非別有大;今見塵圓小之時,亦自心現作小,非別有小。且由見塵,全以見高山之心而現塵。見高山之高大,與塵粒之微小,皆是此一真心,是故即小容大也」。一切事物是此真心全體之顯現,用不離體,即體即用,故此「同時具足相應門」的哲學意義說明「體用互相依存之統一」。此一門乃十玄門之總說,其餘九門則為此門之別義。法藏立「十玄門」以說明「法界緣起」,華嚴「十玄門」最具哲學意義,並不排斥其他華嚴的「判教」理論、「四法界」、「六相圓融」等的哲學意義。

 

貳、諸藏純雜具德門

理不礙事純恒雜

《金獅子章》:「若獅子眼收獅子盡,則一切純是眼;若耳收獅子盡,則一切純是耳,諸根同時相收,悉皆具足,則一一皆雜,一一皆雜,為圓滿藏,名諸藏純雜具德門」。指任何一部分「現象」都是整個「本體」表現,蓋「本體」不可分,整個「本體」都表現在部分「現象」中。此「現象」與其他現象不同,而呈現為「雜」(差別);由「本體」通過它所呈現此「現象」可以包含其他一切現象,而此「現象」又是「純」。就是每個單純的個體與事件,綜合起來就是「雜」,一切包羅萬象的複雜,又是個別「純」的合相。

事恒全理雜恒純

《華嚴經義海百門》:「理不礙事,純恒雜也,事恒全理,雜恒純也。由理事自在,純雜無礙也」。獅子眼耳等都是獅子的,一一「現象」皆一一是「本體」,同時又彼此不同,因此所謂「諸藏純雜具德門」所包含的哲學內涵是說明現象的「同一性」與「差別性」的統一,從整個宇宙、整個地球、整個大自然現象是「同一性」與「差別性」的統一,包括我們這個色身五蘊也是如此。雖然身體是相當複雜結構,各個的感受也有分別,但是保持內心的平靜,清淨心的升起,就是在複雜運作中保持單純的行為,這裡所說的的哲學就是「事事無礙」。

 

參、一多相容不同門

一中之多於統一

《金獅子章》:「金與獅子,相容成立,一多無礙;於中事理,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各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門」。就「理事無礙」說明「理(本體)」是一,「事(現象)」是多,事統於理,多統於一,故每一事皆為理之全體顯現。《華嚴經義海百門》:「一多相由成立。如一全是多,方名為一;又多全是一,方名為多。多外另無一,明知是多中一,一外別無多,明知是一中多。良知非多然能為一多,非一然能為多」。所以一與多是相對成立的,即一具多,一多相入無礙,然其體不同,不失一多相。

多中之一於一統

無「一」即無「多」,無「多」亦無「一」,不把多與一分割開來才有「一之多」,則「事」在「理」中;不把一與多分割開來才有「多之一」,則「理」在「事」中。另外,雖「事」為「理」之事,「事」只是事,各有不同的位置,呈現千姿百態;一多唯相容無礙,就「理事無礙」說明「理」自是理;「事」自是事。如「理」就是「事」,「事」就是「理」,則無「理」亦無「事」,「理」和「事」相容無礙,又各不相同,故名「一多相容不同門」,故此的哲學意義說明「統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

 

肆、諸法相即自在門

一切即一互為空

《金獅子章》:「獅子諸根,一一毛發,皆以金收獅子盡。一一徹獅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自在成立,無障無礙,名諸法相即自在門」。如第參門「一多相容不同門」是就「理事說無礙」;那麼此門則是就「事事說無礙」。現象界中每一事物(事)都是真如本體(理)全體所現,所謂「一切即一」。而既然「一切即一」,那麼「眼」和「耳」,從根本上說就沒有什麼分別,故可說「眼即耳」、「耳即鼻」,也就是說「一切即一」沒有分別,所以說:「互為空」,意思就是「沒有分別」。

一切即一互為有

現象界中每一事物(事)只是每一事物(事),眼只是眼,耳只是耳,自在成立,無障無礙,任何事物都有「多重」屬性,這「多重」屬性都是此事物的屬性,屬性雖有差別但同為此事物之屬性,就構成此事物說是「相」,而又自在,這樣我們可以得出「差別性」與「多重性」的統一觀點。故此之哲學意義說明「差別性與多重性的統一」。那麼「眼」和「耳」,從現象上說就有「名相」分別,故可說「眼非耳」、「耳非鼻」,也就是說「一切即一」是有分別,所以說:「互為有」,意思就是「有分別」。

 

伍、秘密隱顯俱成門

以一為有多空隱

《金獅子章》:「唯獅子無金,即獅子顯而金隱;若看金,唯金無獅子,即金顯獅子隱。若兩處看,俱顯俱隱。隱則秘密,顯則顯著,名秘密隱顯俱成門」。這是「本體」與「現象」的緣起關係,如果我們專注「現象」就見不到「本體」,則會「現象」顯現,「本體」隱沒,但並非沒有「本體」;反之,如果我們專注「本體」就不見「現象」,則會「本體」顯現,「現象」隱沒,但並非沒有「現象」。「專注」的角度所產生「現象」與「本體」彼此的變化過程,這也就是說明了「以一(本體)為有,造成多(現象)空隱」。

一法即一切法顯

如果我們專注「本體」又關注「現象」,則「性相同時,隱沒齊現」,「本體」與「現象」都有隱也都有顯,因此隱顯同時存在。這就是說「本體」與「現象」既有「排他性」,又有「共存性」,而「排他性」與「共存性」,可以同時存在,也就是「個體」與「整體」的兩者存在可以單獨來看,也可以整體來看。若是以單獨來看,則有「排他性」;若是以整體來看,則有「共存性」,這樣就構成「現象」與「本體」的「排他性」與「共存性」而達成的統一,故此的哲學意義說明「個體與整體排他性與共存性而達成的統一」。

 

陸、微細相容安立門

以小入大互不亂

《金獅子章》:「金與獅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安純定雜,有力無力,即此即彼,主伴相交,理事齊現,悉皆相容,不礙安立,微細成辦,名微細相容安立門」。而這一門是把開始上述的第壹門到第伍門的各門一起做一個「總括」。再進一步說明「本體」(理)與「現象」(事)可以一齊呈現,都可以互相包容,就「理事無礙」來說明,由於一切「現象」都是「本體」之呈現,故就「現象」方面說最細微的事物(事)也可以呈現其他一切事物,也就是「見微知著」的意思,這裡所說的哲學就是「事事無礙」。

以一攝多秩井然

依由「理事無礙」可以得到「事事無礙」的哲學思想,故此門之哲學意義或者可以說,以「本體」與「現象」兩者關係方面看,「本體」為「共性」,「現象」為「特性」,因此所表現為「本體與現象的共性與特性的統一」;就「現象」與「現象」的兩者關係方面來看,一切「現象」既呈現「共性」,同時又呈現為「特性」,因此它所表現為「現象的共性與特性的統一」,這就是「以一攝多秩井然」的結果,「以一攝多」而不壞「一多之相」,井然有序,故此的哲學意義說明「現象與現象的共性與特性的統一」。

 

柒、因陀羅網境界門

包羅萬象互顯影

《金獅子章》:「獅子眼耳支節,一一毛處各有金獅子;一一毛處獅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皆有無邊獅子,又復一一毛,帶此無邊獅子,還入一毛中。如是重重無盡,猶天地網珠,名因陀羅網境界門」。現象界中任何一事物皆是「本體」全體所現,「本體」包羅一切事物,故現象界中任何一事物,作為「現象」,它相對於其他現象說,只是一個「現象」,但在整個界域中,它則是「本體」的呈現,故亦可包羅一切事物,並可將其他所有事物所包羅的事物亦包羅之;各個事物包羅一切事物。

重重無盡鏡中影

正所謂「一毛中,皆有無邊獅子;又復一一毛,帶此無邊獅子,還入一毛中」。《宋高僧傳》謂法藏:「又為學不了者,設巧便,取鑿十面,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丈余,面面相對,中安一佛像。燃一炬以照之,互影光交,學者因曉剎海涉入無盡之義」。蓋每一鏡中不僅有其他鏡之影。「現象」與「現象」各成一相,而且一相實際上都包融其他現象以及其他現象所包融之現象,故呈現「現象」與「現象」的互相交融而重重無盡所成的普遍聯繫,故此的哲學意義說明「現象與現象的相對性與互融性的統一」。

 

捌、託事顯法生解門

花開花謝有體悟

《金獅子章》:「說此獅子,以表無名,語其金體,具章金性,理事合論,況阿賴耶識,令生正解,名託事顯法生解門」。「現象」存在可以是有生有滅,在人沒有覺悟的時候往往執著於「現象」的生生滅滅,也就是凡夫之心,念念在生滅;「本體」是不生不滅的,也就是聖人之心,念念在寂滅,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人們只能通過「現象」(事)體會「本體」(理),因「現象」是「本體」之現象;「本體」是「現象」之本體,由於事物有一體兩面,即有生有滅之「現象」(事)和不生不滅之「本體」(理),所以說「遠離顛倒夢想」。

藉假修真能覺悟

人如果執著「現象」而不能透過「現象」以證「本體」,這樣的人是不覺悟的,因為所有「現象」都只是暫時性,又稱為「假象」,只是短暫存在的「現象」並不真實。人如果能不執著於「現象」,並且能透過「現象」以證「本體」,這樣的人是覺悟的。人可以通過對事情的真實認識而覺悟達到「理事無礙」。覺悟不是離開不覺悟而有的,是通過「現象」以證「本體」,達到覺悟。「託事顯法生解門」所表示的是指「覺與不覺的相離性與相即性的統一」。故此的哲學意義說明「已知與未知的相離性與相即性的統一」。

 

玖、十世隔法異成門

三三之位立九世

《金獅子章》:「獅子有為法,念念生滅,剎那之間,分為『三際』。此『三際』各有過現未來;總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為一段法門。雖則九世,反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無礙,同為一念,名十世隔法異成門」。佛教認為,由諸因緣和合而成的有生有滅的一切事物叫「有為法」。所謂『三際』是指過去、現在、未來。而『三際』之中又各有過去、現在、未來,總為九世。現象界一切事物都受九世的約束,另外「前念、中念、後念」代表過去、現在、未來,每念又有過去、現在、未來,也稱為九世。

念念相續成一念

「十世隔法異成門」雖然有九世之分,而卻又互相聯繫,相繼成立,圓融相通,無障無得,何以之故,因同在「一念生滅」之中。即由「現象」說各各不同(有分別),而又相即不離(過去、現在、未來相互聯繫);由「心之一念」說,通融無礙,事事物物亦通融無礙。「念即無礙,法亦隨之」,故「一念」(主體之心)與「九世」(客體之體)相異又相成,「九世」與「一念」合稱之為「十世」,雖有時間之間隔,但是過去、現在、未來不會彼此相離,故此的哲學意義說明「主體與客體的差別性與同一性的統一」。

 

拾、唯心回歸普成門

心滅則一切法滅

《金獅子章》:「金與獅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回轉,說事說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轉普成門」。《金獅子章光顯妙》:「尋如此諸義,於金獅子上無有隱顯一多等自性,唯心分別所成。即金非獅子,心分別為獅子,唯有由心力回轉成獅子。乃至於獅子上知隱顯等諸義,故云無有自性,由心回轉也」。此門與前面第壹門「同時具足相應門」所引之《華嚴經義海百門》首尾相呼應。一切現象界之事物皆在心之一念中生滅,均無自性,是故為「非存在」。所以「一門深悟萬門開,唯心回轉普成門」。

心生則一切法生

就「理事無礙」來說明「現象(事)」乃是為「本體(理)」之呈現,故亦非「非存在」,「非非存在」者即「存在」也。從這樣的哲學思想就可知「存在與非存在的差別性與同一性的統一」。《華嚴經》四十卷五:「爾時,善財童子聞善知識教,一心正念;隨順思惟所有智慧光明門,隨順通達所有甚深解脫門,隨順憶持所有自在三昧門,隨順敬奉所有清淨教誨門,隨順觀察所見諸佛威德門,隨順欣樂所見諸佛住處門,隨順解了所見諸佛軌則門,隨順思念所見諸佛出現門,隨順趣入所見諸佛法界門,隨順安住所見諸佛境界門」。

 

 

 

西方聖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之聖者」,是佛教創始者,尊稱「世尊」、「佛陀」。本名喬達摩・悉達多,迦毗羅衛國太子,先後迎娶三位夫人,分別是瞿姨、耶輸陀羅、鹿野。佛陀的摯愛是耶輸陀羅夫人,過去世燃燈佛說法授記時結下浪漫的愛情故事。三位夫人生育三個兒子,分別是羅睺羅、善星、優婆摩耶。全部跟隨佛陀出家修行證得「大阿羅漢」果位,除了一個例外就是次子「善星」,跟隨佛陀修行20年入四禪得天眼通,卻支持耆那教,頂撞忤逆,圖謀不軌,認為「無佛、無法、無涅槃」,佛陀說「生身」必墮阿鼻地獄。

佛陀35歲在菩提樹下悟道,至80歲涅槃,開示佛法45年。耆那教是由比佛陀大30歲的「筏馱摩耶」創立,信徒稱為耆那,意為「勝者」,部落酋長兒子,30歲出家苦修,42歲悟道,傳道30年,72歲去世。兩教相似之處是創立者身世以及教義,都主張輪迴轉世與業力報應,提倡眾生平等、不殺生、不偷盜、非暴力,被研究古印度宗教學者稱「姊妹教」,但最後還是水火不容,佛陀的10大弟子號稱神通第一的「目犍連」被耆那教徒亂棍打死棄屍荒野;而耆那教大金主「優婆離長者」皈依佛陀,耆那教主「筏馱摩耶」氣到吐血而亡。

東方聖人「鳩摩羅什」:「心動之處,命運歸宿」。長安的「草堂寺」就是鳩摩羅什命運歸宿。前秦符堅特派呂光攻打龜茲國抓鳩摩羅什,呂光看這年輕俊美的和尚就非常火大,逼他喝酒吃肉,與龜茲國公主交合破戒,百般羞辱凌遲囚禁涼州17年,後被後秦姚興攻破涼州帶去長安並逼娶10位宮女,《晉書・列傳第六十五》:「羅什忽下高座,謂興曰:『有二小兒登吾肩,欲鄣須婦人』。興乃召宮女進之,一交而生二子焉」。「鳩摩羅什」只能透過「自汙」保命,共娶13位妻妾,總共被囚禁29年,一生致力於佛經翻譯與弘法。

「鳩摩羅什」的翻譯佛經功力全世界無人能及,不像唐玄奘大師翻譯佛經處處都被武則天干涉掌握,還要避諱「皇家名諱」,最有名就是翻譯心經,原本第一句是「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為了要避開唐太宗李世民名諱,「觀世音」改成「觀自在」,為了皇帝,連佛菩薩都要「改名號」,難怪曾出家為尼的武則天雖信佛,實為千年「第一女淫帝」,第一個寵幸「面首」就是在感應寺和尚「馮小寶」,後改名「薛懷義」。但武則天喜新厭舊養了無數男寵,並與女兒共用一個男人,整日縱情淫樂,所以莫怪後世醜化,要怪今世淫花。

 

京威素食有限公司關心您的健康

 

 

 

作者簡介:

作者:常濟素人

生機飲食通路15年受邀健康講師

京威素食有限公司創辦人

著作: 起死回生之法:心素食主義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ISBN 978-986-91078-0-8平裝),民103.09

編目:1.修身。2.素食。3.健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