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真正的解脫除了覺醒,還要消磁

壹、禪修法門
貳、甘露法門
參、三觀七處
肆、三摩地法
伍、斷淫為要

· 心靈重建

 

漢傳佛教的「法相唯識宗」修行非常推崇《瑜珈師地論》,認為若要解脫必修禪定,禪定才能不起煩惱,但是中國法相唯識宗已滅,只有被日本僧人傳承,現在全世界包括台灣佛教只有鑽研「唯識」的僧人,並沒有真正「法相唯識宗」,造成宗教總裁帶領「有煩惱的修行人」利「沒修行的煩惱人」,並非佛陀的本意更非佛法的究竟。在我了解自己的輪迴轉世已有22世時,發現「利他並非修行的目的」,「利他」根本是錯誤的觀念,因為眾生會等著你何時來「利他」?而養成了眾生只知享樂不知修行的心態,甚至批判你為何不利「他」?

《瑜珈師地論》舊名《十七地論》,簡稱《瑜珈論》,是一部很詳細、很深入開示佛法的經典,學術界考證為不同階段的「集體創作」,本作品含蓋三乘理事圓融的修行次第,以此修行能圓滿佛道52位階的修證,是佛教「瑜珈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大論,作者逝世超過100年,並且於1928年1月1日之前出版,所以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瑜珈師就是中國的禪師,也是自作修行乃至講述傳授瑜珈諸法之師。所謂「瑜珈行」就是修行種種禪定、觀行,以數息觀與不淨觀是入門,將「禪」視為修悟佛性方法稱為「禪宗」。

 

壹、禪修法門

奪人不奪境禪修

「身定力」的禪修訓練,所謂的「奪」不是強奪或奪取,而是否定、遮除、不理睬之義。「奪人不奪境」又稱「奪心不奪境」,就是否定「主觀」的我,保留「客觀」的境。例如爬山,不是人在爬山,而是山在讓人爬,沒有山,何來爬山?大自然本就存在,何須你來欣賞?沒有你的出現,大自然依舊運行,不會因為有你或沒你而改變。一位射箭選手,如果站在高山上的懸崖邊拉弓訓練,練到只有高山而沒有自己,代表此時自己已經與高山融為一體,你身體的呼吸與高山空氣的呼吸一致,就是練成「身定力」。

奪境不奪人禪修

「心定力」的禪修訓練,「奪境不奪人」又稱「奪境不奪心」,就是否定「客觀」的境,保留「主觀」的我,外在所有的境皆是「虛幻」,只有自己「真實」存在,我不隨境所轉,不隨波逐流,萬象繁雜映入我眼中只成一個體悟,就像爬山到山頂時,所有景象再美也會消失,但是當下最美的景象已成永恆,因為已映畫在我心。一位射箭選手,當外在的境都消失,眼中只專注一個點,此時放箭必得靶心。一般人為何無法真正「專注」,因為是「心散亂」,而心因境而散亂,被一旁啦啦隊美女影響了,能夠不執著於境,就是練成「心定力」。

人境兩俱奪禪修

「慧定力」的禪修訓練,「境中人」的人與「人中境」的境就是干擾因子,也可以指所有未知變數(lurking variable),包括中介變因和對撞變因。干擾因子會造成偽關係,是相關不蘊涵因果的原因之一。例如醫學的研究人員曾認為飲酒會導致較高的肺癌罹患風險,但他們同時也發現有吸菸習慣的人也具有較高飲酒習慣比例;因此吸菸才是肺癌真正的危險因子,而看起來與肺癌好像有關聯性的飲酒習慣其實就是所謂的干擾因子。所以一個人只要戒掉吸菸(境中人)與飲酒(人中境)就會斷掉危險因子與干擾因子,就是練成「慧定力」。

人境俱不過禪修

「福定力」的禪修訓練,通過「身定力」、「心定力」、「慧定力」3種的禪修訓練,進入「福定力」的訓練,屬於禪修法門初學者的方法,這是佛教臨濟宗的禪門公案《臨濟錄》對話內容提到了禪修訓練方式4種規則,當你已「人境兩俱奪」否定主觀與客觀,破我執與法執,反而「執空」,這時要以禪修智慧進入「人境俱不過」的第4階段,就是肯定主觀與客觀兩者存在與價值,並且覺察體悟到色、聲、香、味、觸、法的作用,禪門稱之為「六道神光」,說這是「出人底路」,也就是出身活路,名謂「見性」,就是練成「福定力」。

九住心禪定禪修

「九住心」分別是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九住心」禪定禪修,把心內攝,叫做內住。把心維持住,叫做等住。妄想心一起就立即拉回,叫做安住。打瞌睡掉舉出現就警覺,叫做近住。微細的昏沉稱為沉沒,空而無力,誤解入摩地,不入沉沒,叫做調伏。不掉在微細散亂的過失,叫做寂靜。斷細掉,叫做最極寂靜。心穩如泰山,叫做專注一趣。唯心是守,任運相續,見空有一如的平等境界,叫做等持。此時,坐與不坐都是禪,但是還是屬於「欲界定」,並未出離三界。

 

貳、甘露法門

斷我見解脫甘露

佛教修行目的是「解脫」,不是「成佛」,也不是「利他」。「解脫」不一定要成佛,釋迦牟尼從未想要成佛,只想證悟,也從未讀什麼經書或持誦什麼咒語而成佛,自古熟讀佛經與咒語的人都成不了佛,包括熟讀印順法師「成佛之道」也成不了佛,佛教不分大乘與小乘,無二無別,「利他」卻把佛教分裂為大乘與小乘,大乘佛教貶斥小乘佛教不利他,但是大乘佛教幾次被滅,為何小乘佛教沒被滅?難道利他的大乘佛教比不利他的小乘佛教更沒有福報?其實,佛教只分為「三系佛教」:巴利文系南傳佛教、漢文系漢傳佛教、藏文系藏傳佛教。

斷我執解脫甘露

摘錄於《五燈會元》卷一「初祖菩提達摩祖師」記載:王(異見王)怒而問曰:「何者是佛?」,提(波羅提)曰:「見性是佛」。王曰:「性在何處?」,提曰:「性在作用」,王曰:「於我有否?」,提曰:「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王曰:「若當用時,幾處出現?」,提曰:「若出現時,當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現,當為我說」,波羅提即說偈曰:「在胎為身,處世為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者喚作精魂」。

總相智菩提甘露

「總相智」、「別相智」是佛教唯識經典的名詞,包括《解深密經》、《楞伽經》、《大乘同性經》、《無上依經》、《現證莊嚴論》等。在印度佛教思想史發展,有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原始佛教記載的「總相智」指的是「苦、集、滅、道」,常見於阿含經當中,更是部派佛教固有的術語,有四名稱:「一切智、一切相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智」,這四名詞說的是同一內容,其中的「一切種智」又容易與大乘佛教的「一切種智」混淆,大乘佛教認為總相智是一切智,是小乘之智,是略說之智,是因智、空智、權智、如量智。

別相智菩提甘露

《大乘玄論》卷四:「一切智是總相智,一切種智是別相智」。大乘佛教認為「別相智」指的是「一切種智」,是大乘之智,是廣說之智,是果智、有智、實智、如理智。所謂「一切種智」,是觀種種法門,破諸無明。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俱有總相智(一切智)與別相智(一切種智),而聲聞、辟支佛有總相智(一切智)。印度佛教梵文被翻譯成中文或英文,你會發現錯誤百出,許多僧人都會搞不清楚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所說的一切種智是指一切智,大乘佛教的一切種智不是指一切智,所以才會有經典說法爭議,僧人見解爭議。

道種智菩提甘露

「道種智」是指了知一切諸法別相之智,包括宇宙起源、地球起源、萬物起源,此智被歸類為「菩薩之智」。佛教知識認為銀河系由三千大千世界組成,每個大世界由一千個中世界組成,每個中世界又由一千個小世界組成相當於一個太陽系,銀河系總計有10億個小世界。佛教時間是「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一個大劫有成、住、壞、空4個中劫,一個中劫有20個小劫,一大劫是一個世界生命歷程,一個小劫包括一個減劫和一個增劫,減劫是人類壽命平均遞減,目前我們處於「住」中劫第1小劫的減劫之中,每100年遞減1年。

 

參、三觀七處

三觀無常苦無我

釋迦牟尼的確要我們觀察「無常」、「苦」、「無我」,並且開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觀察無常與苦這兩件事情不難,但要觀察「無我」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根據心理學上的「聚焦效應」(spotlight effect),又稱聚光燈效應,也稱社會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美國的心理學家「季洛維奇」與「薩維斯基」對此做過一個實驗,他讓一個學生身著奇裝異服進入教室,本以為有很多同學會注意到他,但結果只有23%的人發現並注意到這一點,所以一個人不要高估你與任何人的關係。

三觀的界處緣起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觀察界,觀察處,觀察緣起」。《舍利佛阿毘曇論》也是以「界、處、緣起」為三觀。在北傳翻譯的論典中,有時觀察「陰界入」的「入」與「緣起」有互用的狀況。所以三觀指的是觀察界、處、緣起。但南傳少了觀察「五陰」,奇怪的是經文在談「五陰」,但為什麼最後沒有觀察「五陰」?這在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翻譯的《七處三觀經》就可找到觀察「五陰」為第二觀察項目。北傳觀察「陰界入」,就是五陰、六界、十二入。目前佛教界有普遍認為「界」指「六界」,是指地、水、火、風、空、識。

三觀故言色陰衰

《七處三觀經》卷一:「何等為三觀?識亦有七事,得五陰成六衰,觀身為一色,觀五陰為二,觀六衰為三。故言三觀」。所以三觀是指觀察色身、五陰、六衰。北傳《百喻經》第51篇比喻五陰的故事:從前有5個人合資共買了1個婢女,第一個人對婢女說:「幫我洗衣服」,第二個人也對婢女說:「也幫我洗」,婢女對第二個人說:「請先等一下,我先幫第一個人洗衣服,洗好再幫你洗」。第二個人聽後很生氣,因為他覺得他出的錢一樣,為什麼要等候?於是他就鞭打婢女10下,就這樣其他4人也都各打婢女10下,五陰也是如此。

七處為知七事覺

《七處三觀經》卷一:佛言:「比丘!七處為知,三處為觀,疾為在道法脫結,無有結,意脫從黠得法,已見法自證道,受生盡,行道意,作可作,不復來還」,這是釋迦牟尼闡述「解脫」的方法。佛問比丘:何為七處為知?是聞比丘,色如本締知,亦知色習,亦知色盡,亦知色滅度行;亦知色味,亦知色苦,亦知色出要,亦知誠知,如是痛癢、思想、生死、識如本知締知,亦知識習,亦知識盡,亦知識盡受如本知;亦知識味,亦知識苦,亦知識出要,亦知識本至誠。是佛問比丘,比丘回答的七處為知。識有苦集滅道味患離(七事)。

七處善處隨順覺

《雜阿含經》一四: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於色味、色患、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味、色患、色離隨順覺,則於色味、色患、色離,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隨順覺」就是從如實觀察因緣中,覺了味與患,而終能隨順出離。「離」譯為「捨」,非逃避,非厭世,而是除諸亂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越」是跨越的意思。釋迦牟尼認為修行要經常觀察色、受、想、行、識而深深體悟「味」、「患」、「離」。不是用強迫與逼迫的方式,那是自虐,並非是修行,真正的修行是如實「觀察因緣,隨順出離」。

 

肆、三摩地法

聞思修入三摩地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是楞嚴經所有25圓通法門所共通最重要的一句話,才能順利進入觀音法門。聞是聽聞佛法;思是研究經典,思維法理;修是依法奉行修持;入三摩地是以聞思佛法證悟進入修持禪定功夫。大藏經《雜阿含》1173經;《相應部》六處相應203經;《雜阿含》287經:云何名為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多聞聖弟子,於此苦聖締如實知,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締如實知,是名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這是佛說多聞聖弟子的定義。

止觀禪入三摩地

「止觀禪」又稱「止觀雙運」,印度佛教稱「止」是奢摩他,「觀」是毘婆舍那。大約公元5世紀左右,印度吠陀教、婆羅門教、耆那教(沙門教)、佛教、錫克教和瑜珈流派均修此禪法。印度氣候炎熱,許多禪修者在樹林陰涼處打坐處處可見。「三摩地」又翻譯三昧、三摩提、三摩的,就是一種「冥想意識」狀態,最早出自印度婆羅門教《奧義書》當中,是印度傳統瑜珈修行方法之一,是《瑜珈經》八支瑜珈的第八支,在耆那教的沙門派盛行,在漢傳佛教是以「天台宗」特別重視止觀,因此又稱「止觀宗」,後世被禪宗發揚光大。

三三昧入摩地

「三三昧」又翻譯三三摩地、三等持,屬於佛教術語,佛教認為由此三種三昧可以到達解脫涅槃(有餘涅槃),又稱佛教的「三解脫門」。《雜阿含經》記載是「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其中以「空三昧」為首,又稱為「聖法印」,看過金庸小說對「聖法印」應該不會陌生。《中阿含經》把「無愿三昧」取代「無所有三昧」。《雜阿含經》認為要次第修持三種三昧,再觀「無常」,終可達解脫涅槃(有餘涅槃)。佛教歸類涅槃分為3種: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許多入定如閃電是欲界「電光定」,多會騙自己「成佛」。

四念住入三摩地

「四念住」又翻譯四念意、四念止、四念處,為南傳上座部佛教以及漢傳佛教《阿含經》根本修行方法,印度佛教稱此修行方法為「毘婆舍那」,就是觀察、觀見、觀照、覺察、洞察、覺照的意思。修持「四念住」之前先修持「五停心」,是五種禪觀: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界分別觀。漢傳佛教「天台宗」智顗法師將五停心能夠修持者列為小乘三賢的初賢。「四念處」的觀法:1、觀身不淨,意念集中在身體。2、觀受是苦,意念集中在感受。3、觀心無常,意念集中在念頭。4、觀法無我,意念集中在佛法。以此入三摩地。

離五蓋入三摩地

「蓋」是佛教術語,是煩惱的一種稱呼,因為能夠讓心裡煩惱,障礙智慧,讓禪定無法發起,無法達到解脫涅槃(有餘涅槃)所以得名。「五蓋」是指貪欲、瞋恚、睡眠、掉悔、懷疑,又稱為「五障」或「五退法」。初禪認為可以用不淨觀對治貪欲,用慈心觀對治瞋恚,用精進觀對治睡眠,用數息觀對治掉悔,用信心對治懷疑,又稱為「五禪支」。若沒有遠離「五蓋」,休想要得定,更不用說入三摩地。在禪修前,可參照《摩訶止觀》的內容,不然進入初禪,地、水、火、風均狂亂發動,不明不白之人就會驚慌失措,恐懼害怕。

 

伍、斷淫為要

靜守丹田斷淫慾

「右側臥」時雙腳彎曲,有如靜坐,丹田形成渦流,氣息積聚於此,是養氣守神的妙法。如果是丹田開竅之人可靜守丹田進而煉精化氣,所以「靜守丹田」是斷淫慾次第的首要,我稱之為「聖封印」。傳統命理神煞論的「追魂鏟度」,男怕「追魂」,女怕「鏟度」,大運10年遇「追魂鏟度」,流年若走七殺或擎羊,易有凶災或死亡,起算均以生年為太極點,所謂「追魂」是男人容易靈魂被女鬼抓走,發生車禍意外;「鏟度」是女人容易被閨蜜朋友騙走所有。所有祭改無效,唯有在該大運10年斷淫慾,多行好事與善事,兒童與老年人最易躲。

煉精化氣斷淫慾

「百日築基」是指道家在100天內不淫慾後,把精氣化為「丹田之氣」,這是道家氣功修煉入門的第一階段,過了「百日築基」之後就是「長養聖胎」,也就是第二階段「十月懷胎」,接下來是第三階段「三年哺乳」與第四階段「九年面壁」。道家呂洞賓真人以及佛家禪宗達摩祖師都是經過9年丹成,佛教說法就是法身與報身俱得成就。以歲星(木星)一周為一紀,地支12年一輪,每12年沒有修成就要等下一輪,人生扣掉兒少期與老年期,最多只有3輪精華歲月可煉,當「陽舉」不起,毫無生機,猶如枯木,就無法「煉精化氣」了。

三脈七輪斷淫慾

「玄觀開竅」是丹田開竅後,精氣自然昇華而運行於三輪七脈,身心清淨,心神安寧,氣息充沛,如此可練「不倒單」,無需睡眠,或於子午二時靜臥片刻即可。無睡眠、不殺生、不偷盜、陽氣不漏,是為純陽之體,佛家稱為「漏盡通」。佛菩薩有「六通」,鬼神只有「五通」,因為鬼神不斷淫,不俱有「漏盡通」。無淫慾、無睡眠、無食慾、解脫五欲,可以解脫生死輪迴。現在很多人犯邪淫,並且常沉迷在那種感覺無法自拔實在可憐。我只能知道自己22世的輪迴轉世是因為沒有斷淫欲,而我發現我斷淫欲之後已經可以知道更早的輪迴。

三昧真火斷淫慾

修持「觀息法門」,生拙火,入四禪八定,天分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有三大類28個層次,欲界天最低層是四大天王,以上是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並不是有33層,而是像聯合國一樣的組織,由帝釋統領,佛教稱釋提桓因,道教稱玉皇大帝,忉利天還在太陽系之內,超出太陽系的是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統稱「欲界六天」,以笑、視、交、抱、觸6種方式行淫。他化自在天是天魔「波旬」魔王統領,我在斷淫欲之前,波旬魔王派3位美女主動來追求我都沒用,因此我受到天上聖母媽祖的讚賞。

生死關頭斷淫慾

「消磁」就是斷淫慾,這是生死關頭最重要的事情,解脫生死輪迴的關鍵動作,我於國曆112年2月18日農曆癸卯年甲寅月丁未日丁未時,在保生大帝的見證下,永斷淫慾,超越生死輪迴,我於妻離子散時悟得「應無所恨,而生其心」,三界震動,玉皇大帝特敕封我為「常濟星君」,死後列位仙班為保生大帝系統之一位小仙,護佑人間健康之事,當初為我父親撿骨時是颱風天的狂風暴雨,我入玉皇大帝廟跪求,若能讓風停雨歇兩刻,我願死後聽候差遣為玉帝服務,所以不管我今世證得什麼禪修境界,我如實遵守與玉皇大帝的「承諾」。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七:「善根」有三種:一順福分,二順解脫分,三順決擇分。『順福分善根』者,謂種生人、生人種子。「生人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人中高族大貴、多饒財寶、眷屬圓滿、顏貌端嚴、身體細軟,乃至或作轉輪聖王。「生天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欲、色、無色天中,受勝妙果,或作帝釋、魔王、梵王,有大威勢多所統領(三福業)。『順解脫分善根』者,謂種決定解脫種子,因此決定得般若、涅槃。(聞、思所成慧)。『順決擇分善根』者,謂煖、頂、忍、世第一法。釋迦牟尼是第三種善根『順決擇分善根』。

孤獨不見得是壞事,記得在我就讀小學背《唐詩三百首》時,父親問我最喜歡哪一首唐詩?我不假思索地馬上回答:柳宗元的《江雪》,而且背誦給父親聽,「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父親問我為何喜歡這首詩?我說這首詩的意境可以讓我很冷靜,冷靜讓我一個人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父親在當時與母親都笑了,那時我小學4年級,從小我就是個鑰匙兒童,每天帶著鑰匙放學回家後先煮飯、煎蛋、炒菜,長大後才知這樣也是修行。

其實佛法艱深難懂在翻譯,當初以唐代武則天時期的玄奘大師翻譯的中文最為艱深,這是受武則天的皇令所影響,要艱深難懂才顯現出佛法的「殊勝」,武則天更在所有翻譯經書第一頁親筆提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無上甚深」是關鍵,玄奘大師本有翻譯白話文版,卻被武則天糾正阻擋,認為道教經典是「玄」,佛教經典要「妙」,所以大玩文字遊戲,這也是註定佛教末法時期,佛教「經典失傳」的主因,因為連「AI」都翻譯不出來,然後一堆人說他到天上聽佛法回來亂寫一通。

「鳩摩羅什」是魏晉南北朝的佛教高僧,也是中國佛教八宗之祖,《妙法蓮華經》、《金剛經》、《大品般若經》最早都是他翻譯,曾有三果羅漢預言:他在36歲前不破戒絕對成為第二個佛陀。公元376年龜茲國被滅,他被呂光灌醉與龜茲國公主發生關係,並拘禁在涼州17年,後秦的姚興皇帝攻破涼州把他接到長安拜為國師,逼迫他娶10位美女,西域高僧竟然娶妻生子的流言蜚語不徑而走,有次講經當眾一把針吞下口如吃麵條,並說:「誰能就可娶妻」,再也沒有僧人敢要娶妻,圓寂荼毗後出現世界上唯一一顆三藏法師的「舌舍利」。

 

京威素食有限公司關心您的健康

 

 

作者簡介:

作者:常濟素人

生機飲食通路15年受邀健康講師

京威素食有限公司創辦人

著作: 起死回生之法:心素食主義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ISBN 978-986-91078-0-8平裝),民103.09

編目:1.修身。2.素食。3.健康法。